
每当小孩提到视力模糊时,父母常常会误以为小孩近视或者散光,但实际在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弱视。许多家长对弱视知之甚少,与普遍为人所知的近视相比,弱视的认知度明显较低。为了避免产生误解,了解弱视变得尤为重要。
弱视与近视是一回事吗?
有的家长一开始会把弱视和近视搞混,觉得都是“看不清”,实际上这完全是两回事。
近视是由眼轴增长导致的,表现是看远不清楚,看近清楚。近视患者通过配戴眼镜,矫正视力可以达到正常,成年后可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摘镜,但眼轴增长等改变无法改善。
弱视是即使配戴适合度数的眼镜,矫正视力也低于正常,也就是说戴了眼镜也看不清楚。
如何早期发现弱视?
1、异常行为观察法
看电视时凑得很近;喜欢眯着眼睛、歪着头看东西;走路时经常跌倒、摔跤,磕磕碰碰;对光源等醒目物品不敏感;阅读有困难,看书写字串行,写字七歪八扭、隔得很远。
2、单眼遮盖试验法
用布条或者眼罩遮住孩子的一只眼睛,让孩子单眼注视物体,若孩子有一只眼睛无法准确性高判断物体,那就表示未被遮盖的那只眼可能视力很差。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幼儿时期。
3、视力检测法
孩子3周岁以后,就应进行一次完整的视力和眼部检查。如果3至5岁视力还达不到0.5,6岁时视力仍低于0.7,7岁以上视力低于0.8,则要考虑是否存在弱视的可能。
弱视能推迟治疗吗?
有些家长对弱视的认识不够,觉得孩子年纪小配合不了治疗,所以想把弱视治疗训练往后推,等孩子年纪大一点再治。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取的。
3岁以前是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期,6岁以前是关键期,6岁前弱视舒缓率高达90%以上,年龄越大治疗的结果就越差。
弱视发生于儿童早期,此时儿童视觉发育尚未成熟,如果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,视力有望恢复正常,所以说6岁前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期,6岁以后疗效就会下降。
因此,家长务必定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,建议每3至6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眼部检查,必要时进行散瞳验光,以便及时发现弱视及其它眼病。一旦发现孩子弱视,要积极带孩子到专業的眼科医院配合医生进行治疗。
免责说明:本文由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进行删除